首页 中国金融家

第十七章

字体:16+-

1991年春天,联办举行的“国库券承购包销合同签字仪式”,既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突然风向骤变,有些首长宣称不来了,有些首长似乎不太上心,连带着国库券的卖主——财政部也有临阵退却之意。可把田希云和杨柳青急坏了!这本是联办筹备了许久,打算与财政部携手,联合促成国债市场化发行的盛会。现在会场订了,请柬发了,中外记者也请了,一批人都在候着这大好消息,那可怎么办?

中国政府很多年都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并且引以为自豪。只有1950年到1958年先后发行过六次公债,发行总额为38、4亿人民币,于1968年底全部还清。建国初期,苏联政府也向中国提供过一些经济援助,本息共14、亿卢布,也于1965年初提前还完。

后来这思路改变了,中国人愿借外债,也有人想借钱给中国人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英、法、德向中国提供了一笔99亿美元的资金。1979年和1980年,中国财政连着两年巨额赤字,为了发展经济,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更名为国库券。之后政府组成了强大的国库券推销委员会,由财政部牵头,中央各部委都参加,因为这事儿挺难办,觉悟低的人便不肯买。国库券发行几年后,有工人抱怨说,上面自作主张,在工资袋里塞进几十元国库券以代替工资,这算哪门子自愿?农民也抱怨说,国库券到期了,却不方便兑换,闹得大家都不高兴。这也正是国库券的两大问题:一是发行难,二是兑换难。若到期没法儿变现又咋办?于是钱贩子便四处活动,钻空子以低价收购,诱使国民忍痛割爱。

1987年秋,人行行长陈慕华在一份内参上批示:“国库券只有上市流通,才能提高信誉。”1988年春,财政部也上报了《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允许前两年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价格随行就市,但必须在国家指定开设的中介机构进行买卖。随后又开放了几个大城市,到1991年春,全国便都放开了。因为各地人民对国库券的感情不一样,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便有那等精明之辈,把国库券从便宜的地方倒腾到贵的地方,甚至从甲银行倒腾到乙银行,而且由此诞生了杨怀定等平民级的“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