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与狐叔介整队出城之际,宋国的大队兵马已经在都城脚下列队完毕了。他们也无意对撤退中的鲁军穷追猛打,今夜鲁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却并未完全崩溃,若真将他们逼到走投无路,这剩余的数万鲁军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眼下滕军显然无力发起追击,宋国也无意提滕国出头做这个冤大头,这原本就并非是他们的战争。
国君来到宋军阵前,只见一名仪表堂堂的宋军青年将领朝国君迎了上来,略一行礼,仪态得体大方。
此人正是如今宋国国君的幼子子杵臼,国君早年向宋国国君贺寿时,曾在商丘宫殿中见过他,只是那时的杵臼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如今竟然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领兵出征的将领了。
“父亲见滕国有难,便令我领兵来援。临行之前,父亲曾对我叮嘱,滕国是宋国多年来的盟友,这份情谊他会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而盟友有难,决不可见死不救。”
“感念宋国鼎力支援,我代滕国子民谢过诸位了。”国君也客气地回话。场面话虽是如此,可实际情况两人彼此都心知肚明。滕军耗尽了国力和军力,将鲁军抵挡在泗水以北一月之久,此时无论是滕军还是鲁军都已是强弩之末。这时对宋国而言便正是绝佳的出兵时机。根据近来的探马回报显示,宋国大军在滕国边境整顿已久,但却迟迟未见行动。他们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战机,不然何以解释今夜宋军竟出现得如此恰到好处?
“子大哥。”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呼唤。原来是要骊热情地迎上前来,看上去与子杵臼相识已久了。
“要骊公主。”子杵臼双眼一亮,似乎也颇为惊喜,极为纯属地牵起要骊的双手,“自商丘一别,你我也有数年未见了。你……你出落得越加貌美啦。”
“子大将军也是仪表堂堂,都已经一军之将啦。”要骊笑了笑,默默抽出了双手,“今夜若不是你们出手援助,我滕国将士还不知要死伤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