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129章 科考大改革

字体:16+-

季博昶失望的叹了口气,“我们寻找一下科举制度的特点。”

他背过身去,写下儒学两个大字。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在唐宋期间,分明经科和进士科,前者为士族所设,主要考儒家六经,比较简单;后者除了明经科内容之外,还需考诗赋,即儒家的辞章之学,相较于前面那种比较难,但都是以儒学为主。等到了宋朝,几乎就没有士族了,所以就以进士科为主,最开始是王安石提议改变考试形式,应该改成以儒家义理为主,分科考试,后来朱熹也觉得确实如此,考什么背诵默写,诗词歌赋,对于做官来说一点用都没有。他们的主张是先考察人品,是不是个可以用的好人,然后看好人能不能做成事,但是王安石和朱熹的考核标准不大一致。王安石是根据他制定的《三经新义》,而朱熹则侧重《四书》。”

好学生朱标凝神仔细听。

季博昶说的口渴,便递给他一个眼神,让他来说。

朱标起身鞠了一躬。

“而我朝,王安石,朱熹的主张被正式确定成为科举考试的方式,但在内容上,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了官方钦定的标准,不得歧出。”

八股文考的便是一个固定的形式。

季博昶点点头,“所以你们想一想,为何宋朝要分两科,分别给不同的人制定科考。”

话落,弘治帝朱佑樘开口:“是为了避免官员职位世/袭,让平民百姓能有机会做官,更替掉权势比较大的文官。”

“没错。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营营皆为利来。初步考试当上秀才就已经有很多好处了,何况是吃上国家饭的官员们。”

就算是退休回乡了,也能攒下一笔养老钱,或许讨的皇帝欢心还会被返聘,皇帝还会赏赐一些。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众天子储君眼前闪过一丝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