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贾德谈人生

原初维管束

字体:16+-

1.

二一○○年,量子物理领域一系列的开创性发现急速颠覆翻转了人类的历史。

一九○○年人类即了解,原子并非德谟克利特所想象,是种无法穿透的微小物质,而是可以再分裂为更小的“基本粒子”。

但即使是这种基本粒子也缺乏建构所有唯物主义基础的稳定性与可控性,它们此刻像密实的球体或微粒——下一秒却又如波浪或能量一样。因而结论是,所谓的基本粒子并非元素,而是夸克[1]的聚集。

波耳[2]的互补原则在二十世纪众所皆知,当时谈论的主题是现代物理的后唯物主义趋势。此外,喧腾一时的“人类理性解放物理学”的论调更令人额手称庆。

正当人们相信掌握了物质的微小部分时,它又消失了,比想象中更加魑魅魍魉。

有人说,“知识洪流倾向非机械真实”;“宇宙近似伟大的思想,而非庞然的机械。”或者,如爱丁顿所说:“世界的物质是精神物质。”

倘若人类能够知道接下来将发现何物的话该多好!

因为万物不长久。布鲁门贝格于二○六二年指出,现实分为五种范畴,肉眼可见的宇宙仅由前四种构成,时间与空间是单一物质的特性,这种物质我们称为原初维管束。

突尼西亚人拉彼帝最后证实,夸克的活动贮存在原初维管束中,在那儿,时间与空间叠合成一种连续光谱。

万物拼合成一种概念,物理学众多的原则统一为广博的自然法则。

2.

早在十八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就已假想出一位熟悉在特定时间中所有物质粒子位置的知识分子。对他而言无所谓“未知、未来与往昔都**裸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拉普拉斯假想的知识分子确有其人,我们称它为原初维管束——它不比资料库来得聪颖。

阿巴度拉·鲁西迪于二一○五年指出,宇宙所有大事全贮存在原初维管束里,也可以从这儿将它们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