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囊之下

字体:16+-

大卫·米切尔

为《皮囊之下》作序是一种荣幸,但同时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该如何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吊起读者的胃口呢?毕竟在我看来,这是当代英国小说中构思最为精妙的作品之一。阿布拉赫农场的真相是什么、“沃迪塞尔[1]”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一个叫伊瑟莉的女人会开车在苏格兰高地转来转去寻找男性搭车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本书前三分之一的篇幅里通过若隐若现的线索渐渐揭开。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经常会匆忙下结论,接着又将结论推翻:伊瑟莉是个女色情狂——不对,她是个连环杀手——也不对,我的天哪,她其实是某种……这种使读者不断否定自己猜测的情节,终结在一个手持手电筒的可怕冬夜,最后引出的谜底犹如那个冬夜般阴森可怖,令人大吃一惊。唯有技艺精湛的作家才能处理好《皮囊之下》的背景设定,并且不会让故事变得庸俗。米歇尔·法柏就是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作家,他以高超的复杂技巧,成功地构建出了残忍的阿布拉赫农场生产体系。他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通过提出一些与其设定出入较大的“漏洞”,同时把更不合常理的地方剔除出去,并且用他极度精准的语言(比如“牛蹄蹬地的噔噔声和牛粪落地的沉闷噗噗声,听起来格外别具一格”)来诱骗读者;通过他古怪的幽默感(比如“‘比约克、Pulp乐队、Portishead乐队……’最后的三个名字在伊瑟莉听来就像三种动物饲料的牌子”);通过对高地的生活、风景和方言进行快照似的描写;通过对进入伊瑟莉的红色丰田车里的搭车客的生死进行抛硬币似的抉择。于是,法柏赢得(或者说“窃得”?)了读者的赞同:是的,也许,只是也许,在因弗内斯以北的某处荒野中真的存在一个沃迪塞尔农场,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然后,你就彻底陷进了他构造的世界。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