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当刘慈欣在加州捧起雨果奖的奖杯时,在大洋彼岸,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号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项究竟是什么来历。在文化博弈和自古以来的宏大叙事的影响下,我们恐怕很难想象:像这样声势浩大的国际盛会,竟然诞生在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手里,而首届主席在大会召开时仅有十九岁。
把目光收回到国内,我们所熟知的科幻史大抵是这样的:中国科幻始于荒江钓叟,经吴研人、梁启超、鲁迅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两次**和两次低谷,沿着叶永烈、郑文光、王晓达、王晋康等作者的足迹,进入新生代,最终伴随着刘慈欣和郝景芳获得雨果奖,成为世界科幻星云里的璀璨新星。在这条坎坷的道路上,被提及的人会被塑造成形形色色的英雄;更多的人则不见踪影,成为科幻杂志和图书版权页上的一个个难以考据的名字。而大众眼中的科幻迷,也不过是一些默默无闻地购买、阅读科幻读物,观看科幻电影和电视剧,偶尔会去大会上讨要些签名回来收藏的外围人士而已。
但是这段历史还有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里,我们会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职业作家和爱好者在笔会上畅所欲言;看到今天的《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在职业技术学校里创办《星云》杂志和中国科幻爱好者协会;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国的大学生科幻协会联合举办的征文比赛一届届演化成未来科幻大师奖,而这些学生又各奔东西,成为当今科幻世界的中流砥柱……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科幻是建立在人际交往之上的社群文化,科幻人的故事也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的故事。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科幻作家能创造钢铁苍穹,也会和朋友在西门外的苍蝇馆子里撸串;如今在航天科工一线工作的专家,也会在草坪上和同学一起吹拉弹唱,一言不合,便创造了已经走过近二十载的科幻社团。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会自发形成协会或俱乐部。这些组织所积攒下的资源和它们的社员们的内在凝聚力,又会继续吸引更多的科幻迷加入其中。一些社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地不起,更多的社团则开始和其他的同类组织建立往来,直到联盟成立,大会召开。科幻迷摇身一变,成为作家、翻译、编辑、评论家、画家、音乐家、创业者,甚至成为史学家、收藏家、活动家、目录学家……所有人都有各自的故事,都能在科幻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