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网八号空间站格林威治时间2月8日23时电(记者:张萌):
在500多名工程师安全返回地球之后,蜂巢号看起来比以前光亮多了!
事实上,现在透过八号空间站七号生活舱的舷窗,大概只能看到两样东西:黑夜中的地球和这艘即将遮住它的星际拖船。和平时大家经常看到的一样,它就像个发着光的羽毛球,沿着北纬15.5°的轨道运行,每天转13.5圈。不过从记者现在所处的角度看,它几乎与地球融为了一体,就像是在黑暗的母体里等待分娩的孩子。八天后,近万吨重的蜂巢号将首次离开地球,前往火星。”
蜂巢号离张萌所处的空间站大约相去10公里,船上的灯光勾勒出了它的船身,但此时已经湮没在了来自地球的驳杂灯火之中。张萌翻看了一下联合国太空署分发的媒体采访手册,按照里边的时间进度表,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调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尽管有近半年的时间,张萌一直都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在太空署的新闻发布厅里,不过现在她却基本放弃了质疑。调试组即将撤出蜂巢号,而船员们则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进驻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进行。张萌看着舷窗玻璃里自己的影子,LED光将她秀丽的脸庞蒙上了一层昏暗的冷白光晕,看起来有点惨白。她发了会儿呆,拢了拢飘散的发丝,又开始写了起来。
“调试组计划明天将撤出。在船长本吉正式接管蜂巢号后,这艘宇宙飞船将会进行168小时的绕地球试运行。之后,蜂巢号将踏上前往火星的旅途,这也是人类史上第八次远征火星。九年之前,猎户座号第一次载人飞船登陆火星时,没有人会想到有今天的这一幕出现。但我们联想到这九年科学家们在火星上所取得的成绩,就不难解释蜂巢号首航的意义了。记者从SDA获得的资料显示,利用基因技术培育的蓝藻和藓苔,在北至奥林巴斯山、南到阿尔西亚山的三角形地带存活率达到了80%,目前已经蔓延到艾斯克雷尔斯山东麓。来自中国生物重造工程小组的胡一云博士近日公开表示,进行过基因重构的蓝藻能在最大程度上克服火星环境对其生长的不利影响,而且繁殖速度比原来的品种快了近一倍。他表示同时,即使在诺克提斯迷宫等不具备融冰条件的地区,蓝藻也能存活。这意味着即使远离埋有聚变融冰装置的冻土层,绿色植被也能生长。虽然目前土豆还只能在纳米复合膜蔬菜棚里存活,但SDA的一位植物学家却认为,按照目前火星大气的变化趋势,预计三年内就能实现土豆等农作物的露天种植。SDA的另一位空间生命专家则认为,这一变化的更重大意义在于,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将在‘不久的将来’‘无限制地’生活在火星地表上。蜂巢号这艘能同时容纳2 000人和3 000吨货物的太空驳船,已经昭示了人类太空殖民时代将全面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