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再往下翻,竟然又看到了我的名字。上面写着一句话:“赵老师说,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心理疾病,他错了,这是一种宿命。”下面密密麻麻的公式,我一个也看不懂。看起来好像是微积分?我纠结了一下,还是迅速地翻过了这一页,毕竟大学毕业后,我就已经彻底把那些数学物理知识抛在了脑后。
我继续往下翻,下一页里贴着一张照片。
是余欢和一个男生的照片,看模样已经是大学期间。两个人站得很亲密,笑容灿烂。但不知是否是刚刚那句话的影响,我总觉得余欢的笑容里透露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我把照片展示给警官看:“这是余欢的先生吗?”
照片有些发黄,警官眯着眼看了片刻,确定地摇摇头:“不是同一个人。”
我掀开照片背后,有个签名:余欢&张昕,中间画了个小小的桃心。我和警官对视一眼:看来有必要找这位张昕聊一聊。余欢消失的那十年,也许就与他有关。
找到张昕并不难,北大的校友档案里,记录着他的联系方式。张昕本人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VP,算得上十足的精英了。
虽然张昕目前已经四十多岁,发际线明显上升,肚腩也大了一圈,但还是能迅速地和照片上那个俊朗的男孩子联系起来,大概是那股子自信的劲头,从来没有消失过。
得知我和警官的来意,张昕显得很诧异:“我和余欢大学分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其实我也曾经想过恋人做不成,还可以做朋友。但余欢好像认为我对她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刻意地避开我。”
“影响太大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病发作,我忍不住进一步探究。
张昕站起来绕着他的大办公室走了几圈,点了支烟,仿佛要透过烟雾回到大学时光:“赵医生您觉得余欢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