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巷里脱去黑色斗篷,露出身上的旧交领长衫,再把袖口拢紧,祁鞅贾眨眼间像换了一个人。
他沿着城墙根往咸阳城东门赶去。此刻天色已亮,路上开始热闹起来,卖羊灸、鹿脯、鸡白羹的小摊熙熙攘攘挤了一路。祁鞅贾咽了口唾沫,暗自数了数,在东门登城梯口后的第八个小摊面前停住,那是一个烤锅盔的小车,四周没什么人光顾,红红的果木炭火在粗陶大钵中散发着灼人的热力。
“大哥,来一块?现烤的,只要两个钱。”一个瘦瘦的高个汉子高声叫卖。
祁鞅贾左右看了看。
“这又黄又黑的,去年的面?”
“笑话,当然是上一季磨的喽。这季的刚收割,过几天才能上炉呢。”
暗号对上了。祁鞅贾双手端过摊主递过来的一块比脸还大的锅盔,皱眉道:“怎么是凉的?”
“大哥,这还凉啊?那换一块。”
摊主打开炉盖,掏出另一块热腾腾的锅盔递过来,祁鞅贾顺势把原来那块端回给摊主,接过新的那块,又掏出两枚半两钱搁炉膛上,转身撕下一半锅盔,一边咬一边离开。身后城门下有黑衣巡城校尉带队走过,没人注意到他们。
吃饱后,祁鞅贾把撕剩一半的锅盔卷好留做午饭,低头匆匆赶往城东北角的夷齐酒肆。那里是他的务工场所,也是所有离线信息的交换枢纽之一。刚才,他把装满来自骊山阵列的最新信息的硬盘交给了离线分发点的接头人,按照那位瘦高个的效率,收摊后用不了半个时辰,这个硬盘的内容就会一变二、二变四,在一天之内到达咸阳城的各个角落,之后的六天里,沿着秦直道与驰道飞奔的信使会把成百上千个这样装满最新数据的硬盘带往全国各地,换回上一批过时的数据,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如同长城外的网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