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曰:太初有言,言与神同在,言就是神。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语言建构思维,思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语言才是世界的第一推动力,是神。
有神的地方必然会有魔鬼的栖身之处,正如光与暗不可分离。
是语言而非工具将人从猿猴中区分开。能指与所指之间搭建起的桥梁,将主观意识世界与宇宙万物相连,意义如恒河之水,流汇贯通,人类得以点滴拾捡、保存、分类、归纳并升华来自日常的感官经验,进而区隔“自我”与客观实界的界限,开始学会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意图的沟通,社会结构逐步成型,分工、劳作、家庭、社稷、国家、战争均建立于此。语言建立了理解的标准,人类一切讨论均基于我们使用同一套话语体系。
而缝隙正是长久存在于那些不可言说之物中。
如宗教、音乐、绘画、爱情、痛苦、幸福、孤独……这些词语如同冰山尖顶,掩藏了海面下幽深不可尽触的庞大繁杂感受,伴随着人类的文化基因,从远古至今,如地质学中的层积岩,彼此交叠、覆盖、渗透,绵延至今。
当你在讨论这些话题时你并不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
所有的社会都希望行使一套行之有效的语言规范,从而规范大众的思想,从秦始皇的书同文到《1984》中的新话,一些词汇消失,新的说法被创造,某些用法只能够用于特定阶层、特定场合,而大众则需要规避这些高贵冷艳的词语,发明出以谐音、转喻或者需要过度活跃的大脑联想功能才能流畅使用的民间话语体系,一场舌尖与声带上的狂欢。
在某个时代,狂欢同样是经过规训的意识形态工具,而实现手段便是技术。
政府在每个新生儿的大脑语言区域中设置了防火墙,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实时性的语言监控网络,当个体所欲表达的内容触发防火墙实时更新的数据库红线时,他的信息被拦截,同时施加某种程度的痛感惩罚,相反,当他说出符合统治者需求的话语时,防火墙会奖赏给他类似于吸毒的欣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