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48年的乔治?马丁(George R. R. Martin)是读着黄金时代前后的火星小说长大的,他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曾怀念地说:“比起穿过曼哈顿只有十五分钟的纽约,火星才是我更常去的地方……我彻彻底底了解的火星!……火星大陆上满是陌生狂暴的野兽、呼啸的风、高耸绵延的山脉、广阔的红色沙海上干涸的运河交错,神秘古堡里每个角落都值得去冒险。”千变万化又不离其宗的古老火星,几乎可说是一个“火星宇宙”。
但这个火星在20世纪后半期化为乌有。人类一进入太空,猜想有智慧生命的火星自然成了宇宙探索的首要目标之一。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美国连珠炮似的向火星发射了许多个探测器,大部分都失败了,但在1965年,美国“水手4号”终于成功掠过火星,传回了20张分辨率为1公里左右的照片,比地球上最好的望远镜观测到的还要清晰得多。70年代,一些探测器相继泊入火星轨道,甚至在火星登陆,这些太空探索让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丰富了千百倍,但也宣告火星“运河”纯属人的错觉,什么绿洲城市,也是子虚乌有。火星表面没有任何河流和生命的迹象,百年的火星人传奇,终归虚幻。
如此一来,火星在科幻中的地位不免下滑了许多,但并未一蹶不振。一方面,火星和火星人的概念经过大半个世纪无数科幻作品的熏陶,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当时因为剧情需要得设置一个外星人的时候,说“火星人”比说“木星人”“金星人”要顺口得多;另一方面,虽然太空探索发现的真实火星与想象相去甚远,但它仍然是地球之外已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太热也不太冷,表面有大气和水(南北极冠),重力是地球的一小半,一天和地球上长度差不多,比起毫无大气和水的荒凉月球,紧邻太阳而极度酷热的水星,布满岩浆和硫酸的地狱般的金星,重力极大而永远风暴席卷的木星、土星等巨行星……都要“舒适宜人”多了,更不用说距离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