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岁见过李甲,我几乎很快忘了这件事—也许是因为,这件事隐隐透出一种诡异的真实感,让我刻意回避。
而且,这世上好玩的事情还有太多。山水园林、丝竹管弦、古玩玉器、小说戏曲。我耽于山水之间,游遍名山大川。无数夜晚,在冯梦龙的小说中度过,在柳敬亭的说书声中睡去。
我一生未入仕途—也被家里逼着考过,只是八股制艺,实在不是我所爱所长,终于屡试不中—现在想想,也许倒是好事。
世道变幻。朝堂之上,宦官擅权,佞臣当道,特务横行,党争酷烈。贤能忠直,或被贬逐,或遭刑戮。内忧外患,愈演愈烈。
如李甲所言,明朝的气数,果然渐渐尽了。
我三十五岁那年,机缘巧合,带着武陵来到西湖。十二月,大雪三日。我突然想起了李甲。因为高烧,我昏睡了三天,并没有去湖心亭看雪的经历,当然也没有写出什么《湖心亭看雪》。
其实,从看到那篇文章的那一瞬,它就不再属于我了,不是吗?如果李甲所言属实,他打乱时空的举动,根本就是剥夺了我自己写出那样妙文的权利—实在有几分可恨!
现在想想,那几日的高烧,实际上,也许是因为身体拗不过心底的恐惧—李甲的寓言,会成真吗?
我四十四岁那年,李自成终于攻入顺天府,崇祯帝于煤山自缢。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李甲的魔咒如孙悟空的紧箍,越来越紧。
妻离子散,武陵病逝。我流落山野。
薄草茅屋,唯破床一具,破桌一张,残书几本,秃笔数支。布衣蔬食,常至断炊。我不得不在垂暮之年,强忍病痛,亲自舂米担粪。
夜半醒来,恍若一梦。回想年少荒唐,我只有对着明月,一一忏悔。
我七十九岁的一个冬日清晨,家里最后一点炭火用尽,最后的几个芋头埋在炭火里,冷如卵石。我风寒病重,奄奄一息,恍惚中,眼前出现了李甲模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