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偷走人生的少女

字体:16+-

在孙女士的介绍下,我认识到口腔系统的复杂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吞咽,咀嚼,呼吸,讲话,接吻;黏膜,关节,血管,唾液,神经;最灵活的肌肉,最坚硬的骨头。

当人们进行交谈这一高级的功能时,精密的血肉机器就开始以极其复杂的方式转动起来。

舌位分高、中、低,口腔位置分前、中、后。清音,浊音,软腭音;齿音,鼻音,声门音。

一声又一声,伴随着牵拉、共振、磨损。

每一个发音组合的运转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说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对关节的磨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孙女士她们就致力于找到最容易磨损下颌关节的发音,从而提醒相关人群少说这样的字句,甚至把这些加快关节老化的“恶魔”字眼从语言中删去,达到全民口腔保健的效果。

杨渊在吸波暗室所做的工作,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杨渊的耳朵极其敏感。在布满吸声材料的房间,他甚至可以分辨出自己说话时关节的摩擦声,进而判断该发音对关节的磨损力度。

这个计划听起来又原始又麻烦,但是是机器没有办法替代的。计算机可以模拟发音的物理过程,却没办法重现人类语音中的抽象特征和心理特征。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的音位是有限的,但是随着临音的不同,同一个音位可能有无数个变体。

在英语里,/p/在pair和span中的发音就是不一样的,前者带有轻微的吐气,后者则不送气。

汉语里也有类似的例子。同样是简简单单的“一”,在“一律”“一块”中“一”全部由本调阴平变为阳平调,而“一番”“一端”中的“一”则遵循着“阴平字前变去声”的规律。

还有些差别极其细微,比如同样是/i:/音,在lead和leave中的音长也会有厘秒级的差异。所以,目前还没有任何机器或是模型可以代替人类对自然语言进行精确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