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大家肯定已经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了。
其实,在下潜之前,在潜意识中,我已经对我可能遇到的事物有了最极端的设想,比如海底文明,比如一种有意识的新生命形态。毕竟,现代科学已经彻底刷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从达尔文打破神创论,到孟德尔揭示遗传规律;从沃森、克里克发现基因密码,到洛伦兹、普利高津创立的混沌、耗散结构理论与超循环论,生命之神秘一步步地走下神坛,与非生命的界限被逐渐打破。我们的发现,只不过是把这个过程推进了一步罢了。
让我们回到四十亿年前,回到那个混沌未开的时代。地球仍是一片泥沼,天空电闪雷鸣,被火山煮沸的热雨终年不息地下着。在热雨中,熵在降低,秩序在产生,有机分子分分合合,化学反应被连接成循环,循环层层嵌套,愈发复杂,突然一道闪电劈下,分子聚成长链,唱响了有机生命的第一声啼鸣……
好了,既然我们承认生命从非生命中产生,那我们就避不开这个问题:为何生命只有我们这种形态呢?
当然,教科书会这么告诉我们,那是因为碳原子的四个价键能形成复杂的有机物,因为这些有机物能在常温下保持稳定,因为水是最好的溶剂,因为酶与DNA神奇的特性……但宇宙中如此繁多的物质,如此变化的温度、压强和时间尺度,难道它们都是简单平凡的,唯有常温常压下的碳原子能绽开神奇的生命之花吗?
这是一种奇怪的特殊性,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地球中心说”。
生命究竟是什么?自古以来,无数的智者都在这个难题面前铩羽而归。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类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现代科学正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解读生命—振**反应、图灵方程、元胞自动机、神经网络算法等,让我们渐渐悟到生命的本质—那并非某种神奇的物质,而是平凡物质的神奇组合。但这还不够。要想真正颠覆原来的认识,就必须找到用另一种砖块搭起的生命,就像阿西莫夫所说的,一种由被认为是“非生命”的物质组成的生命,一种“不为我们所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