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暗黄色的沙漠角蜥从沙土中探出头来,用布满棘刺的皮肤感知初升太阳的温度。它要尽快提升自己的体温,开始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捕猎。用不了多久,阳光就会把整片沙漠烤热,在体温过热之前它必须完成狩猎,回到这棵一米多高的牧豆树树荫下,用凉爽的沙子把自己掩埋起来。
它缓缓舒展四肢,钻过一蓬茂密的丝兰,向沙丘移动。沙丘的背面生长着一片梭梭树与红柳,树丛中有一窝蚂蚁,一窝美味的墨西哥蜜蚁。沙漠角蜥花了二十分钟攀上沙丘,站在一块岩石上稍作休息,太阳已经升得相当高了,沙漠开始蒸发出潮湿的热气,它的体温到达了最佳状态,随时准备进行捕猎,同时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危险。
角蜥张开下颌,用腮囊中的水滋润口腔,同时转动眼球观察四周。它的右侧视野中有一片银亮的色斑,在灰黄色沙漠背景中显得颇不协调,但角蜥并没有浪费时间调节晶状体焦距,静止物体对它的警戒毫无威胁。几秒钟后,它跃下石块向沙丘背面快速前进,转瞬间消失在那片红柳林中。
矗立在沙漠中的是一片低矮而庞大的建筑群,三米高的钢结构围墙覆盖着反射板,以建筑群中央的黑色基准点为圆心,十万块反射镜、光伏板、温差超导电池板组成复杂的几何形状,占地一点五公顷的设备安装在相位结构模块上,悬浮在地底的导电聚合物池中,可以通过聚合物的液化与结晶度随时调整相位角度。最初的设计图并没有可移动结构,但随着工程的推进,这个基地变得越来越精密复杂,早已经超出了建设者们的最初构想。
建筑物的大门口没有显著标识,只挂着两个钢制铭牌,上面分别刻着:
特里尼蒂(注:TRINITY,意为‘三个,三合一’)发射场遗址。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此爆炸,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时代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