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姑娘

第二十六章 恐惧

字体:16+-

至今我也不清楚她叫什么名字,她告诉我的名字非常复杂,长度超过了我所听到过的任何一个外国人的名字,而且那个名字是用我听不明白的音节组成的。我问她她的名字如果写出来是哪些个字,她摇摇头茫然的反问我:“什么是字?”她见我实在弄不明白她的名字该怎么称呼,就让我把她叫胡麻,我问她哪两个字,她想了又想,说就是胡麻籽的胡麻。胡麻是当地主要的油料植物,炸出来的油香味浓郁,比芝麻香油更加珍贵。我当时觉得她有点弱智,又觉得她是在占我的便宜,因为,胡麻这个名字听起来像“胡妈”,后来的所有事实都证明我这个认识绝对错误。

我问她属于哪个民族,显然,从她告诉我那一长串音节组成的名字来看,她不是跟我一样的汉族。但是,她的长相却也不是我在农村带队的时候见过的,从甘南草原过来用牛皮羊毛换麦子和清油的藏族、裕固族,更不像宽脸隆鼻的蒙古族。她长得有点像欧洲白种人,或者说像东西方人种的混血儿,包巾下面露出的卷曲发梢是棕黄色的,鼻梁很高,眼睛很大,眼皮很双,眼眶很深,皮肤很白。如果她没有两只跟我一样黑溜溜的眼珠和一口道地的本地方言,我会以为她是从北边的国境线上窜过来的克格勃女特务。我问她的民族,她告诉了我一个非常奇怪的两个字:逦阡。准确地说,她当时告诉我的仅仅是这两个字的发音,“骊阡”这两个字是后来过了很久,我寻找她的时候,从当地文史资料上查出来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两个字并不是一个民族的名称,而是一个古地名。当我按照当地文史资料馆提供的线索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只看到了一片断壁残垣,而且是年代久远的断壁残垣,久远到跟河西的汉代古长城岁数一样大。

好在她说的是地道的本地话,虽然她说话的语速很快,这一点不像地道的本地农民,本地农民说话的语速相对要缓慢一些,但是我仍然可以跟她很方便的交流。那天大雨倾盆,天气很阴,然而当她掀开毡房的帘子出现在我眼前,我跟她面对面的时候,我竟然产生了太阳当空的错觉。虽然她穿着厚厚的大羊皮袄,围着当地农妇喜欢的那种羊毛披巾,可是这一切都难掩她那光彩夺目的容颜。看到我和花姑娘,她也愣住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我,花姑娘则趁她注目于我的时候,一溜烟毫不客气的钻进人家的毡房避雨取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