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话虽这样说,其实在得知要举行祭天大典这回事时,有过犹豫。
毕竟。
李恪在后世对历史非常热爱。
但是祭天文属于冷门中的冷门。
若只是一般的历史爱好者,还没有达到发烧友地步的话,很难了解祭天文。
不过。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
李恪利用好几颗记忆搜索胶囊,将历朝历代的文学大儒搜索过一遍。
发现,在这些儒学大家当中,最经典的不过明朝 李东阳、申时行。
他们在《大明会典》第八十二卷编纂道“于昔洪荒之初兮,混涝。”
“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于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帝关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证兮,精华光!”
多么华丽的词汇阿!
多么惊艳的意境阿!
不过...这《大明会典》就算再华丽、再惊艳,也只是流连于表面。
如果想要将其中的精髓朗读出来,就必须要有霸道的气势,以及洪亮的声音。
这一点,李恪倒是有信心做到极致。
即使没有任何法术修为加成。
李恪也可以用内劲,将声音的洪亮,配合朗读时的气息,将氛围燃到极致。
而众多武学当中,内劲最为霸道的,莫过于少林的绝学,降龙十八掌。
没错,天下武功出少林。
降龙十八掌便是出自少林。
却由天赋极高的丐帮长老在宋朝发扬光大。
而李恪虽没接触降龙十八掌、
但习过少林绝学《易筋经》。
武道内劲,万变不离其宗。
其中,就有如何将身体中的内劲,转化为宽广、雄厚声音的技巧。
李恪吃过便饭,回到书房,提笔将这篇祭天书写下来。
练习了几次,李恪很快找到了感觉。
又反复练了几次,李恪便掌握了念诵时,轻音、重音,以及语速的大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