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世间:梁晓声小说精选集(套装共10册)

我看“知青”

字体:16+-

今轮虎年,是“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

“知青”话题,又被报刊界、出版界重新捡起,颇有纪念一下的意思。

所谓“上山下乡”运动,依我如今想来,其实不过是当年三千万学生的失学“下岗”。这三千万之巨数,接近着如今工人“下岗”的庞大队伍。而“下岗”工人中,又十之六七乃当年的“知青”。对于这些当年的“知青”,命运感慨肯定多多。或者,竟毫无回忆的心情,只不过默默地随时代的巨变沉浮,竭力撑持着自己们剩余的人生。

当年的“知青”,如今年龄最小者,也该在四十五岁以上了;年龄最大者,亦即“老高三”,当是五十余岁的人了。再过七八年,所幸未“下岗”的,也将退休了。正是——“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命达命舛,悟透了,本都没什么可纪念的。

当年的“知青”们,如今构成着中国城市人口中的主要中年群体。他们和她们,在思想方法、价值判断、生活态度,以及家庭观念、物质消费、流行时尚、人际组合的好恶顺逆方面,仍导势渐微地影响着中国当代城市人口中的中年群体。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完全垄断中年群体,在质量上却无疑显示着主要成分。

所以,可以这么认为,中国当代城市中年人们“代”的特征,在诸方面具有“知青”们或曰“老三届”的总体特征。

二十年以前,亦即知青返城初期,这种总体特征极为显明。基本上可以用怨、悲、豪、义四个字来概括。

疲惫地站在城市的人生起跑线上,青春不再,恍如一梦,十之八九几乎一无所有,几乎一切的生存内容从零开始,甘而不怨的太少太少。

“上山下乡”这一场几乎波及、冲击到一切城市家庭的运动,并且,一令既下,地动山摇。一手既挥,无敢抗者。对于绝大多数城市百姓人家的子女,根本没有第二选择。所谓响应号召没商量。对于被打倒的“走资派”的子女,被贬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的子女,政治成分被划入阶级另册的人家的子女,尤其不是“上山”不“上山”,下乡不下乡的问题,而是只配上到哪里下到哪里,没资格去哪里的问题。比如“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二批“知青”,需通过所谓“政审”一关。有“政审”不合格的知青,写了血书以表决心才被批准。更有的硬是追随强去,驱而不离,赶而不返。如此一来,倒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显得很神秘。于是后来报名者较踊跃,仿佛非是下乡,是变相的参军;非是务农,是变相的当兵。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似乎不无“炒作”意味儿。但在当年,哪一个中国人的头脑中其实都没有“炒作”的意识,只不过本能地遵循“政治第一”的一贯原则,一本正经地煞有介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