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不是赵大才子吗?怎么,也来文华阁提诗啊,这份勇气挺令人值得敬佩的!”
说话之人叫柳若文,一个风度偏偏的青年才子,身着儒衫,头戴金冠,手持纸扇,二十出头的年纪,便已经考中举人。
因为两人同样来自江南,便有人将他与少年时期的赵钟庭作对比。
文人墨客相互攀比本是习以为常之事,可是不比不知道,无论才情还是中举的年纪都处于下风,这让柳若文十分恼怒,这是诅咒他连赵不中都不如吗?
在他看来,赵钟庭只是一个落魄的老举人,屡试不中的庸才,自己青年才俊,风华正茂,将来注定有一番作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相提并论的。
赵钟庭浏览过那本诗集后,心境已然变化,连气质都为之一变,自然不会对小辈的几句挖苦挑衅,恼羞成怒。
只见他不急不慢的提笔写下词牌名“鹊桥仙”三个大字,柳若文走近一看,见他准备写的竟是早已被古人写到烂的情诗,顿时露出鄙夷的神色。
“你这首《鹊桥仙》若能入李院士法眼,我给你跪下磕头叫爹。”柳若文咧嘴冷笑,声若惊雷。
自古以来,这个题材的诗词已经被文人墨客写到烂。就好比一座金矿,持续开采数千年,早已枯竭,突然有人拿着搞头冲进去准备淘金,这不是笑死人吗?
“唉,柳兄,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你怎能如此贬低赵举人呢!”
与柳若文结伴而行的举人立刻出言相劝。
面上好像是做和事佬,细细琢磨不难听出恶毒的影射。
“我等读书人,皆是明礼知耻之人,怎能轻视他人呢?”柳若文玩味的看着赵钟庭,突然话锋一转,幽幽的道:“问题是,他不是少年啊,还有三十年么?”
“哈哈哈哈!”
嘲笑声响成一片,引起其他举人的侧目观望,许多人正为卡文部分绞尽脑汁,索性抱着看好戏的心思,默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