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费孝通先生学术年表

字体:16+-

费宗惠 张荣华

1910年

11月2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松陵镇富家桥弄一个既传统又善于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费玄韫(璞安,1879—1972)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生员资格,1905年赴日本留学,读教育专业。回国后兴办新学,曾任江苏省教育厅视学,一生致力于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选为吴江县议长。母亲杨纫兰(1880—1927)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松陵镇积善弄创办私立吴江第一蒙养院(幼稚园),是一位敢于开风气之先的女性。

1913年

入吴江县第一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该院后并入爱德女校,成为该校附设的幼儿园。

1916年

入吴江县第一初等小学(俗称“雷震殿小学”),喜欢听校长沈天民所讲授的“乡土志”课,认为乡土志讲的“都是些有关我们熟悉的地方,想知道的知识”。

1920—1923年

举家迁至苏州城十全街,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读书。

1924—1926年

转入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在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少年》杂志上,发表《秀才先生的恶作剧》、《一根红缎带》、《新年的礼物》等文章。

1927年

在《少年》杂志发表《圣诞节的话》、《圣诞节续话》。开始参加苏州进步青年的一些政治活动,担任苏州《民报》副刊编辑。协助二哥费青办平成工人义务夜校。

1928年

入东吴大学医预科。

在《少年》杂志和东吴一中毕业纪念刊《水荇》上发表《年终》、《雪花》、《一封未寄出的信》、《死》、《桂花》、《冬》等文章。

1929年

任东吴大学学生会秘书、校刊通讯秘书,参加东吴大学学潮。

1930年

夏,参加上海沪江大学暑期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