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4 原来也有这样的日本人

字体:16+-

我们很容易用标签来定义某一群人。

比如日本人总把中国大陆游客定义为“土豪”“素质不行”,不过在机场隔空互相喊话、在街上走一排把人行道堵成一道墙、付账时不看队伍之类的事情确实不少见。

反过来也是一样,和日本人一起出去吃饭没被招待过,买个饮料也要AA制,每次喝了酒才会说几句大实话之类的事情我也习以为常了,中国人心里的日本人也容易被定义为小家子气、假惺惺。

以偏概全的事情多了,标签只会越来越刻板,只要见到类似情况,心里就会冒出“さすが”(果然是这样)的想法。

就像我每次外出做活动,都知道大概是什么流程了,去到地方,客气寒暄一番,然后开讲,结束后再客气寒暄一番,回家。如果赶上午饭时间就顺便吃个便当,大方点的国际交流协会还会送点当地土特产,如果没有也是正常。

有一次我只身去一个叫猪名川町的乡下地方做活动时,心里也这么想的。唯一的期待是可以趁着工作机会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虽然地名听起来有点……土气。难不成是养猪名城?啊,简直更土气了。加上交通不便,要坐地铁转阪急电车,再换乘转搭巴士。一个小时的演讲,来回却花费了四个小时路程。

不过对方在中、韩、美、澳四个国家里只邀请了中国交流员去讲,还是要认真准备,力求更新一下日本人脑海中的中国印象(据说这次观众都是中老年人)。身负此等重要使命,烈日炎炎的大中午,我啃着三明治就出发了。

好不容易等来一小时只有两趟的巴士,开出了小小的市区,在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里撒欢跑开了……然而当巴士撒欢了20分钟,车费还显示在260日元的时候,我简直要怀疑我会不会迟到了,因为起步价210日元,而我要坐到车费340日元的那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