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顿悟

第17章俯仰无愧

字体:16+-

1.听之、任之、忍之

去年冬,在某地铁站等地铁时,地铁电视上正在播放一条娱乐消息,说的是某热火朝天的电视剧的主演兼主创及编剧,为了该剧到底谁是主创爆发了口水战,其中主演一方暗骂对方为“疯狗”,编剧一方亦予以回应,大概如下:“事实摆在面前,不需我再多说。对于其人种种恶劣疯狂行径,我且一笑置之!由他、随他、任他,再过几年,且看他!”当时我的一个土豪老乡也在身边,听完后,他说:“真是编剧,骂人的话都能编得这么有水平!”

其实我那位土豪老乡未必知道,这段有水平话的或许并非该编剧的原创。这并不是表现我的博学,而是类似的一段话在历史上实在大大有名。

唐代历史上,有两位异僧,一个名叫寒山,一个名叫拾得,相传他们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有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忍”字。但它又不同于一般人印象中的那个“忍”字,因为在普通人那里,“忍”不是为了“风平浪静”,就是为了“不乱大谋”,虽然也称得上是面对人我是非的高明之道,但境界上还差了些。道理很简单:如果忍了之后,并不能“风平浪静”,还是要“乱大谋”,你还要不要忍呢?

那么,什么才算上有境界的“忍”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民国时,当代高僧广钦禅师为了修行,曾走出寺院,在山洞中独自住了13年。后来,虽然回到了寺院,但他坚持不住禅房,而是主动要求守大殿。因为大殿不能安床铺,每天晚上只能在大雄宝殿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