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战争动乱等原因,生活无着而到处流浪的人。流民问题,早在汉末、两晋时就曾经出现过。明代中期的流民问题,则主要是由于皇庄、官庄的广泛建立,土地兼并的空前盛行,赋税徭役的异常苛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无法负荷沉重的经济负担。于是,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和地租,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处漂泊,成为流民。早在明初,在个别地区就已有流民存在。到英宗正统以后,流民则几乎遍及全国。加上不堪赋役而逃亡的工匠和士兵,使有些地区的人口逃亡超过一半,甚至达到十分之九。其中以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广、浙江、福建诸省,最为严重。据计,全国流民总数约达600多万,占总在籍人口的1/10,成为明朝政府严重的社会问题。
地处湖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的荆州、襄阳山区,元朝末年,曾是红巾军的一个重要据点。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曾派大将邓愈率军在此剿灭了红巾军的余部。从此,这里便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封禁山区。由于该地山谷厄塞,川险林深,有着广阔的沃土可以耕垦,丰富的矿藏供采掘,且为三省交壤、相互不管的地界,封建统治相当薄弱,所以各地流民纷纷涌入,到成化初年,便聚集已达150万左右。他们砍草结棚,烧畲种地,自由自在,过着“既不当差,又不纳粮”的生活。久而久之,流民的大量聚集,破坏了当地的里甲制度,打乱了封建的统治秩序,引起明政府的极大恐慌和不安。于是,急忙下令,或驱赶勒令回归原籍,或就地附籍,以“编甲互保”;随后又颁布了严厉的法律,凡不肯回籍者,“主犯处死,户下编发边卫充军”。在严厉的限制和疯狂的迫害之下,流民们忍无可忍,终于在成化元年(1465年)四月,由刘通、李原等先后领导,发动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