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属于正规教育之外的、教育面广泛的一种社会教育。它是元代教育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教育形式。
元代规定每社设立一所学校,选择通晓经书者为学校的老师,在农闲时教农民子弟读书。社学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农桑耕种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朝廷的统治。社学出现以后发展极为迅速,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各种学校已达200166所。两年之后增至24400余所。社学发展盛况空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诸路设立学校之数为21300多所。
元代的私人教学因受统治者鼓励而得到充分发展,私学不仅促进了一般教育,还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更有意义的是私学促进了专门学术研究的发展。
元代史传中记载了许多靠家学和自学成才的人物,如雷膺、许谦等,反映了元代家学和自学从师现象的普遍存在。私人办学在元朝也较为普遍,如董士选曾聘名儒虞集的父亲虞汲在家塾中教导子弟等,在少数民族及西域诸族居住地区,私人办学者也不少。据《元史》记载,蒙古族的月鲁不花,因受业于韩性先生,“为文下笔立就,灿然成章”。元开国之初,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曾命令其弟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把西域著名天文学家送到国内,请其讲授。他还注意学习西文教学,是我国最先接触和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人。可见元代各民族学者在兴办私学、研究科学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元代作为一多民族国家,其文化教育在民间以私学的形式广泛展开,内容丰富,教育涉及专业技术、宗教、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多民族国家多元化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为统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皇庆二年(1313年)11月,元廷下诏科举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