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画说中国·西周王朝(看得见的中国历史)

以德配天

字体:16+-

周初统治者在总结殷亡教训时,逐渐发现了德的重要性。《尚书·周书· 君奭》有一段告诫后世子孙的话,大意是说保住天命不转移很困难,要继先王圣祖的光辉,发扬他们的传统,并不是单靠占卜就能永保江山。周公也在《尚书·周书·召诰》里谆谆告诫道:夏、商“不敬阙德”才丧失天命,早早离开了历史舞台。唯有“王其德之用”,才能“祈天永年”。

那么,什么是“德”呢?在周人先王那里,“德”首先是帝王的“明德修身”。《尚书·周书·无逸》记载了周公告诫子孙修德养性的话:“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继自今嗣王,则其无**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即作为君王要知道百姓生产的艰辛,不耽于享乐以及优游田猎,而是要勤于政务,作万民的表率。

其次要“明德慎罚”。《尚书·周书·吕刑》是记载西周刑法的篇章,但是它却说:“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刑。’”即要谨慎地使用刑罚,刑只能作为德的辅助工具,以教育为目的,而不是一味惩罚报复。

最后是“敬德保民”。《尚书·周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父母,唯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尚书·周书·无逸》说“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即告诫天子要像天作为万物的父母那样,作民的父母,要像怀抱襁褓的婴孩那样保护人民,尤其要照顾那些鳏寡孤独的人,因为他们更需要保护。

周人在“天命无常”的基础上得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因为天命不是固定在某一人身上,它会发生变异和转移,而这个转移变异的基点就是“德”,是民心所系。也就是说天命以人心向背为根据,决定王权的兴衰,而民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的“德”。如周公在《召诰》里所说:“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即只有以德配天,才能够“受天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