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荒诞心理学

·越禁止,越好奇·

字体:16+-

越是禁止的,人越感兴趣,越想得到,这是人的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来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这一现象被称作“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的阙如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善恶树。上帝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让他们修葺并看守这个乐园。上帝吩咐他们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们可以随意吃。只是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以吃,因为你吃了它就会死。”亚当和夏娃在伊甸乐园中幸福地生活着,履行着上帝分配的工作。伊甸园中那棵善恶树,是上帝为考验人的信心而设置的。撒旦原是上帝的天使,后来堕落成为魔鬼和恶灵的首领。有一天,他以蛇的形状向夏蛙显现,蒙骗夏娃说:“那棵善恶树的果子特别好吃,你们吃了不一定死,上帝禁止你们吃它,是因为你们吃了果子,眼睛就亮了,你们便和上帝一样知道善恶了。”夏娃见那树上的果子非常漂亮、诱人,而且听说吃了它还可以具有与上帝一样的智慧,就把上帝的告诫抛到了九霄云外。她摘了那本来禁止摘的果子,吃了下去;她又给了亚当,亚当也吃了。顿时,二人的精神世界澄清了,明晰了。他们开始分辨物我,产生了“自我”的概念。他们无比沮丧地发现,自己**着身体,是羞耻的事情,于是他们用无花果的叶子为自己编织了裙子,来掩饰下体。上帝到园中行走,亚当和夏娃听见他的脚步声就躲了起来。上帝呼唤着:“亚当,你在哪里?”亚当对上帝说:“我在园中听见您的声音,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起来。”“谁告诉你赤身露体的呢?难道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以吃的那棵树上的果子吗?”亚当辩解说:“您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把那棵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上帝又问夏娃:“你都干了些什么呢?”夏娃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于是上帝责罚罪魁祸首的蛇说:“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诅咒,比一切的牲生禽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上帝接着责罚夏娃道,“我要增加你怀胎的苦楚,让你恋慕你丈夫,而你丈夫必管辖你。”最后,上帝对亚当说,“你既听从了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棵树上的果子,土地必因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须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获得粮食。因为你是从土里创造出来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禁果分外香,禁果格外甜,越是不让做的事,越是禁止做的事,人们越是想做。因为它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圣经》中这个关于人类远祖的故事,暗示了人类的本性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禁果效应”倾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天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蔬菜——土豆,在刚刚被发现时,就曾因为被当做禁果,而受到推广。故事是这样的。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围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想回到法国后,便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断言,谁也不相信它,谁也不敢种土豆。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了。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垂涎欲滴。于是他们商量好,到晚上就来偷着挖土豆,种到自己的菜园里去。不用说,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它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帕尔曼切就这样达到了目的。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难道禁果就格外香、格外甜吗?其实这是由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而后快。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尤其是人们觉得被禁的东西,是某些人想专有的东西,那么它一定是因为太好,而舍不得给所有人用。这就使人们推测被禁的东西是好东西,所以才分外向往。而且花费心思和力气弄到的东西,使人们有一种成就感,比对待容易弄到的东西更加珍惜。这也是惯常的心理。“禁果效应”在古往今来的传播实践中屡见不鲜,表现形式也是形形色色。例如,生活中“禁果定律”是很常见的。就像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声名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禁果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有许多不健康的书,孩子本来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会去看,但假如被父母禁止,孩子反倒想看个究竟。再如,父母对孩子早恋、电脑游戏、网络聊天等问题一味地采取禁止态度,也会导致孩子产生“禁果效应”。这些都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