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帝是这样炼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三、粮食战争,李远立下奇功

字体:16+-

当朝廷把武胜关押起来之后,朱棣就知道,重新开战不可避免。但这一次,他选择了新的突破口。

四月二十日,薛岩还在去往北平的路上,总兵官盛庸就耐不住寂寞,悄悄下令吴杰和平安,领兵会合德州以图北进。不巧的是,传递命令的驿兵,在中途被燕军抓获,信函也很快被送到了北平,交给了朱棣。

当薛岩离开北平之后,还没有回到南京时,局势又有了新进展。朱棣派出的运粮兵,在路上遭到彰德、卫辉各处及德州的兵马袭击,双方经过一场混战,燕军终究人少,几百人被杀死,指挥张彬也被活捉。五月十五日,官军再袭击燕军饷道。

朱棣对盛庸调兵无法容忍,加上又丢失了粮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报复心理。他和手下商量,也要拿官军的粮草供应做文章!

古代战争,兵员的调动非常麻烦,没有火车,没有汽车,骑兵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军兵要靠最原始的交通工具——自己的两条腿来完成行军,速度之慢可想而知。

光慢不是问题,士兵们走得慢,肚子饿得却不慢,身体消耗大了,对食物的要求就大。在古代,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粮草供应,实在是个异常严重的问题。

《孙子兵法》上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说的是军队的给养消耗非常之大,十万人的军队每天就要消耗数千贯钱的军费,让七十万户无法正常生产。当然,孙武老师不是严肃的经济学家,他所说的,也只是证明军队消耗大就是了。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近两千年后的明朝,军队消耗只会更大。

为什么要强调兵贵神速呢?你走得太慢,军粮都不够吃的;为什么军队纪律总不会好呢,没有吃的了,沿路抢点粮抢些牲口改善生活,没什么大不了,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