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货币的真相:货币规则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第三节 不变的货币需求

字体:16+-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都在数学和数理统计上有很深的造诣,不过凯恩斯并没有在《通论》中使用数学,恐怕这也是《通论》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弗里德曼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他将自己数学的优势充分用在了经济数据分析中。

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的重新表述》,这篇文章为以后货币主义学派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当时正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候,而且通货膨胀率不高,因此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其得出的政策含义也与古典学派相似。但是货币主义学派对货币的认识和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两者的区别在于,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数量并不是关于产出、收入以及物价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以及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理论。关于货币需求的阐述可以说是货币主义学派的核心,也是其与凯恩斯主义最主要的区别。

第三章介绍过,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在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的作用下,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流动性陷阱”。与此相反,货币学派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弗里德曼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原因入手。他认为,影响就像人们对商品和劳务的需要一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受三种原因影响:第一,人们的财富水平;第二,货币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及商品的收益;第三,货币的效用。

人们的财富水平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比较好理解。这里再次应用上一章讲解边际消费倾向的例子。一户月收入2000元的家庭,倘若在一线城市生活,他的消费倾向会是1,因为2000元仅能勉强维持一个家庭的温饱,不可能还有什么剩余储蓄。财富水平低的人货币需求小,因为他赚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消费了,手中没有持有货币。而对于亿万富翁来说,他会有很多存款,因为相对他的收入来说,消费仅占用很小一部分,大量财富以货币形式存在,他的货币需求就大。这一点也在弗里德曼的研究中得以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他对各收入阶层人群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收入阶层人群的消费/收入比例都是80%~85%。唯一的例外是,收入最高与收入最低的阶层剩余的钱不同,也就是说,最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太少了,贫困人群的收入几乎全都用于消费,即富人剩下的钱太多了,穷人剩下的钱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