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思考 美国孩子怎么看“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被誉为道德教育的典范:孔融在分梨的时候,把最小的留给了自己,其他的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表现出了谦让的礼仪。可是,当美国孩子听到这个故事时,却有着另外的看法。
老师:“你们怎么看待孔融让梨?”
学生:“孔融说自己年龄小,就挑了最小的梨,可是给其他兄弟分梨时,却又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示谦让。”
学生:“他只管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挑一个最小的就好,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待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这对别人不公平。不仅如此,我还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孔融只有四岁,没有是非观念和行为能力,父亲却让他去分梨,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父亲没有指出问题,反倒表扬了他。”
老师:“……”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鼓励主观武断,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别人的赞赏,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解读,背后隐藏的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无论美国学生所言是否正确,但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他们在一步步地使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他们在判断所读的故事时,不是以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近为标准,而是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合理,不会轻易被欺骗或操控。
批判性思维的益处无须赘述,可是有一个疑问:既然批判性思维这么好,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见到它呢?因为掌握和使用批判性思维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其间存在诸多的干扰因素,它们就像是思维的“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