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开始,次贷危机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什么是次贷危机呢?我们拆解一下这个词,先从“次贷”说起。
贷款在美国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买房这件事,很少有人付全款,都是长时间贷款。然而,美国的失业和再就业情况也很普遍,那些收入不稳定甚至没有收入的人,买房时由于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这个“次”是相对“高”和“优”而言的,代表信用低、还款能力低。所谓次贷,就是次级按揭贷款,给这些信用状况较差、没有稳定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
相比给信用高的人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较大,因而利率也高一些,这样可以让次贷机构获得更大的收益。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次贷机构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这些债券利率也比优贷的利率要高。面对高回报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纷纷向这些债券抛来橄榄枝。
然而,上述的高回报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如果房价持续上涨,利益链条可以正常运作,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只升不降的资产价格。当经济进入滞涨,通胀泛滥,资产价格就会下跌。从20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下滑,房价也随之下跌,次级贷款的多米诺骨牌也随之倒塌,众多家庭无力偿还贷款,大量的违约房产被银行收回拍卖,贷款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美林、花旗、瑞银等多家知名投资银行也没能幸免。
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陷入了增速减缓的困境,甚至面临经济危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以及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导致的美元大幅贬值,严重恶化了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环境;第二,次贷危机的爆发改变了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产品价值重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第三,次贷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元贬值使得我国对国际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在缩水。同时欧元、美元这些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未来的币值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使得外汇储备管理越来越难。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美国的经济变脸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