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反对”含有“反对”的成分;“不很赞成”结果也可能“赞成”。
“你赞成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吗?”问这种问题的人,多半是不怀好意,等于“准备看人家出洋相”。
“赞成。”这样回答的人,对自己相当不利。不是被利用,便是被嘲笑。
“我反对。”回答这样的人,同样吃亏。不是被嘲笑,便是被利用。
精明人对待这样的问题,通常会提出反问:“你认为如何?”然后依据对方的论点,再适当地表示自己的意见。
但是,被反问的人往往警觉于对方的态度,也不表示赞成或反对。
“没有啦,我只是问问而已。”如此便会出现一种不了了知的结局。
如果被反问的人坚定地回答:“赞成。”我们虽然并不赞成,多半会随声附和:“我也不反对。”心里想:“不反对不一定表示赞成。”
被反问的人若是回答:“我反对。”我们就算赞成,也会笑着说:“我也不是很赞成。”因为我们知道:“不是很赞成并不一定反对。”
有些持西方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精明人是“骑墙派”,见风转舵,专门以虚情假意来讨好人家;而且不够果敢,缺乏胆识,称不上有担当。
其实,中国的精明人不过是警觉性特别高,不轻易吃亏上当。难道“明哲保身”、不愿意任意遭受伤害,这样也不可以吗?我们对于烈士,除了形式上的祭祀之外,有多少人给予实质上的仿效?
精明人的基本立场,本来就是“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做到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我赞成,事情往往发展到我非反对不可的地步,岂非找自己的麻烦。
我反对,事情也可能演变到我不得不赞成的情况,到时再来反悔,不如暂时先持保留态度。
“第一案,去澳大利亚;第二案,到夏威夷,赞成第一案的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