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顾客永远是对的”一直作为企业恪守的一条金科玉律,指导着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企业服务营销战略。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满足了顾客的真实需求,从而取得了长远发展。
但员工和顾客,孰轻孰重?又该如何权衡?从因果关系的辩证观点来看,顾客满意应该是员工满意的最终结果。
在顾客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构成的系统三角形中,顾客满意是最重要的,这是亘古不变的。而如何实现顾客满意呢?员工满意才是关键。只有企业实施一些措施和制度让员工满意以后,员工才可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才会取得一定的商业利润,最终让股东满意,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对于某些管理者来说,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他们一直强调要为消费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服务手册、企业理念里面都不知提到过多少次了,但最终的执行效果并不怎么样。管理者必须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常识:对消费者的服务、对消费者的关心最终还得企业中活生生的人去实现。
怎样才能让员工满意?很多管理者认为让员工的收入稳定、让员工有归属感、提供可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舞台,就可以让员工满意。诚然,有很多企业也正是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构建了企业稳固的人力资源团队和机制。
许多管理者对公司内部员工和消费者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他们认为企业员工应该为企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但人总是难逃自己的个人理想情结,在与企业的各种不利于自己利益的制度和规则的博弈当中,他们会本能地偏向自己的利益。
员工是有需求的
需求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求结构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首先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其次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最后当人们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了以下五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