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目的之一便是寻求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并不在未来而是现在。许多人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企图按照一个难以实现的计划而生活。他们现在不是在享受,而是在等待将来发生的事情。他们以为等到自己找到好工作之后,买下房子以后,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完成某个任务或者取得某种胜利以后,就会快乐起来。这种人一概都以失望而告终。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态度,如果不在现在加以了解和实践,将来也永远体会不到。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快乐吧,不要“有条件”地快乐。很多人的嘴边总有太多的“如果……”,他们只能驾驶一辆开不动的“如果”之车。
“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怎样,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M·N·加贝尔如此说。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快乐”这个话题,当然我们不是从哲学的角度而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进行。约翰·A·辛德勒博士给快乐下过一个定义:“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医学的角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定义是恰如其分的。下面我们来谈论这个问题。
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俄国心理学家K·柯克契耶夫对人在快乐与不快的思维中的状况进行过实验。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威廉·贝特斯证明: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者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立即得到改进。玛格丽特·柯贝特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贤明的老所罗门王有一句格言:“快乐的心有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犹太教和基督徒都把欢乐、喜悦、感恩、开朗列为通向正义和美好生活的途径,这也是很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