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大意】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利”什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心态。直到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人们才发现,君子也要“不羞于言利”,该做的贡献做,该拿的钱也照样要拿。也就是既要“喻于义”,也要“喻于利”。
于是便有了“义”与“利”之间的若干纠葛,若干不清,若干的尴尬人做出若干的尴尬事。比如说“义演”还是“利演”的问题,劳动所得还是贪污受贿的问题,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问题是不是出在“利”这头猛兽一旦被释放出来,“义”就不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样,一旦放出了魔鬼,人间就不得安宁。
所以,圣人要把“义”与“利”分别开来,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严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罢了。
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瞎子的耳朵最灵,因为眼睛看不见,他必须竖着耳朵听,久而久之,耳朵功能达到了超常的功能。会计的心算能力最差,2加3也要用算盘打一遍,而摆地摊的则是速算专家。生活中也一样,当你的某种功能充分发挥时,其他功能就可能退化。
世间上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跨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经营任何一种行业的商人,你应经营你熟悉的行业,把它研究深、透,方能成为该行业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