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大意】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旧仇,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
俗话说:“退后一步天地宽。”过去有人对不起自己,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潇洒一点,不怀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仇怨也就因此而没有了。就算对方是坏人,也终有被感化的一天。
不然的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处处设防,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
就连圣人不也认为伯夷、叔齐不记旧仇是一种美德吗?
所以,对人宽容一点吧,不要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从统御术角度,作为领导者应当作到不计前嫌。这既是领导者所应有的修养和品质,是虚怀若谷的反映,又是领导者发现和使用人才的方法。只有做到不计前嫌,才能发现、挖掘出更多的人才,才能保住人才,不使流失。
不计前嫌还具有心灵感化的作用,是以礼对待非礼,以仁对待非仁,达到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感化,激励,能使人才和领导者之同建立起相互信任、极度亲密的私人关系。无论在以仁、义、忠、信为表征的道德至上的社会氛围中,还是在以法律规范、行政命令为表征的法制至上的社会氛围中,不计前嫌,作为统御大都有其存在价值。
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是一个典型例子:
管仲出身低贱,年轻时3次求官被逐,后经自己努力为齐襄公之弟公子纠的辅臣,在公子纠与其弟公子小白争夺王位中,管仲率军到莒边界阻拦公子小白归国登基。管仲赶到边境正遇到公子小白一行朝齐国赶去,管仲心中发急,便暗暗拿出了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幸好箭只射中小白衣服上的带钩,没有伤着身体。小白假装中箭,大叫——声,倒在车上,以后日夜兼程回到国内,成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上任后本来恨透管仲,要报一箭之仇,非要杀他不可,但是管仲是旷世之才,齐国要成就一番大业,非他辅助不行,便叫鲁国把他捆在囚车中送回齐国。归国后,齐桓公泯去私仇,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国,地位在自己忠辅臣鲍叔牙之上。果然管仲辅佐齐桓公后,齐桓公称霸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