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
“和”字的境界是至高无上的——人与人相互和睦,永远令人心动和渴望。也许,这需要靠多次接触和摩擦才能实现。只要多次接触和摩擦是为了和谐而不是为了较劲,那么总有一天会听到对方美妙的歌。
智者为人的心境
孔子与入一起唱歌,听到好听的地方,就让人再唱一遍,然后就会唱了,大家一起和歌。“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与基础,“和”就是孔子说的“吾从众”,而不是“众从吾”。人要有团队精神与分工协作的技能,才能成功。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孔子是一位琴道大师。从本句看来,无疑又是位歌唱家。孔子懂歌、懂唱、懂和,是个优秀的独唱者与合唱者。
圣人都是独唱者,先知先觉,独领**。
圣人都是合唱者,他总是引领一大群人前进,并把自己当成众人中的一员。孔子的“吾从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次,我们一帮朋友在香山聚会,沙漠舟刚出新书,趁此机会请客。一共围坐了一二十人,非常热闹。大家交谈正高兴,熊晋仁满身酒气闯了进来,一进来就当仁不让地坐下,装疯卖傻,自吹自擂,所有的人都听他一个人演讲。我一看糟了,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会反感他,怎么办?
我与熊晋仁是好朋友,不怕得罪他,就强行打断了他的演讲,建议他吹一曲箫怎么样?晋仁吹箫本是一绝,于是上了我的当,马上闭口不再演讲,趁着酒兴取箫在手,稍一沉思,就悠悠扬扬地吹起来,满座为之叫绝。于是大家轮流唱歌,唱到大家都会的就一起唱,整个晚上非常爽。
如果只有熊晋仁一人独领**,那就没趣了,大家一起唱和,各擅其长,那才有意思。所以孔子屡次讲到“和”的重要性,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