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2.“空手套白狼”的迂回战术

字体:16+-

李嘉诚语:

天时地利人和是商业兴隆的因素,但必须靠个人去创造和争取。要想取胜,单刀直入有时不如迂回前往,稳步推进。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而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是:第一,由于与中国内地的特殊关系,内地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使贷款变得比较容易,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

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均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高级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对众多欲上市的华资企业来说,香港股市可望不可及。香港会上市条件之苛刻,使不少条件具备的华资大企业,长期被拒之门外。

证券经纪,是股市与股民间的桥梁。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把不谙英语的华人经纪排斥在外,这样,无形中又把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排斥在外。投资者难以入市,股市自然萧条;股市萧条,投资者越发望而却步。

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打破了香港会一所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新纪元。香港经济经大动**后恢复并开始起飞,急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港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