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投资绝对不能死守在一项计划上,必须要学会多计划经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利润。所以大投资家都善于创新去旧,或者说调新离旧。所谓调,就是从市场调查出发,从自己的脑中调出新观点、新计划,所谓离就是抛开陈旧思维,另起炉灶。
李嘉诚在投资的过程中非常善于调新离旧,这与他“尝试是成功的开始”的投资谋略有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李嘉诚在中国内地搞了许多开发计划,其中最引人瞩目、并引发轩然大波的投资项目是东方广场计划。这对他来说,也是尝试成功的新开始。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王府井商业区,邻近的具有古今象征意义的建筑有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1992年6月,北京市政府放出风声,表示可以考虑与外商合作王府井旧城区改造工程。一时间,香港各大财团蜂拥而至,试图分得一杯羹。
王府井是首都最繁华、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有如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铜锣湾。在这些黄金地段,想找一间铺面都难似登天,现在竟可望获得以公顷计算的大幅土地租用权。这样的肥肉,谁不想咬上一口呢?
1992年6月25日,李嘉诚、郭鹤年搞妥了上海闸北一幅土地,旋即联袂飞往北京,第二天便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意向书。签约双方一方是香港嘉里发展公司,另一方是北京东城区房地产公司。嘉里主席郭鹤年在香港名气不如李嘉诚,但他却是大马首富。他投资内地在李嘉诚之先,与中国高层关系之密也不亚于李嘉诚。
李郭二人能如此神速搞定这么大的项目,是他们多年来在内地耕耘(捐赠与投资)的结果。在香港,他们亦曾竭力鼎助中资(中信、首钢、光大)打天下。所以,如此迅速地签下这一意向书,并非李嘉诚有多么神,而是他长期深谋远虑、有意铺垫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