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大将马谡
马谡才能虽不能说超群,但亦是一位难得的治世能臣,其才虽不堪为将,却也是一位出色的参谋僚佐,可惜孔明错用,马谡不自知,悔之晚矣。
【马谡小传】
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家兄弟五人,个个才能出众,在地方上尊有盛名。《三国志》中引当地民谚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中“白眉”是指马谡的哥哥马良(公元187-222年)。马良,字季常,排行老四,因他的眉毛中有白毛,并且在五兄弟中最为出色,所以当地老百姓这样传颂。马良是蜀国的名士,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后来在夷陵之战中遇害。刘备为荆州牧时,马谡和马良一起被召为从事。刘备进入蜀中,马良仍留在荆州,担任左将军掾的职务,而马谡则跟随刘备进入蜀中。马谡跟随刘备入蜀后。先后做过绵竹县和成都县县今,由于政绩突出,被提拔担任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郡太守。
马谡平时喜好跟同僚议论军事谋略,评论战略战术的得失,他的意见往往得到他人赞同,被认为谋略出众。马谡的军事才能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受到器重。
马谡虽然政绩突出,并且深得丞相器重,但刘备却认为马谡的才能不堪重任。刘备在死前曾告诫诸葛亮,说马谡: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诸葛亮慎重考虑。但是,诸葛亮并不以为然,认为马谡确实很有才能,并提拔他担任参军这一重要军事职务,并经常和马谡讨论军政大事,往往是通宵达旦。
诸葛亮如此器重马谡,引为贤才,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当时蜀国人才难得,屈指可数,比起吴国和魏国相形见绌。
所以马谡的才能自然会引起重视。再则马谡做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并进而做了越嵩太守,他如果没有政绩也不会被诸葛亮看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马谡在诸葛亮征南中时给诸葛亮留下了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