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十六、英名不朽风范长存

字体:16+-

——北宋参政知事范仲淹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在朝中春风得意时,还是遭贬黜失意时,他都不因自己的处境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他时刻都想着为国家社稷尽忠,为天下苍生尽力。

【范仲淹小传】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为唐朝宰相范履冰之后,祖籍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后迁江南定居,成了苏州吴县人。父亲范墉,博学多才,但官运并不亨通,只做了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便去世了,此时,范仲淹才两岁。母亲谢氏贫苦无依,只好带着两岁的范仲淹远嫁给山东淄州长山县的朱文瀚,范仲淹因此改名朱说。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独自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入思慕已久的应天府书院,拜在名儒戚同文门下。戚同文无意仕进,不积私财,不营居室,终身教授,常常告诫学生“人当以行义为贵”。戚同文言传身教,对后来范仲淹节俭奉公、居职清廉的政风有很大影响。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经过八栽寒窗苦读的范仲淹赴京赶考,终获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不久,范仲淹出任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专管狱讼。广德是个地僻人穷的山区,官吏多横行不法,民间讼狱甚多。范仲淹到任后,立即将那些陈年积案一一加以清理,审查复核。

但广德太守刚愎自用,致使冤声遍地。范仲淹不畏权势,根据事实,援引法律,经常与太守争论,对太守徇情委屈之案。

必定要加以昭雪纠正。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范仲淹调任亳州节度推官。

亳州通判杨日为官清正,关心人民疾苦,多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对杨日严十分敬重,两人成为至交。在亳州,范仲淹正式恢复范姓,并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