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叫司南,由司南、罗盘和磁针构成。
指南针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作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在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指南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等方面。
】
这上面说的有些专业术语他们看不明白,但是他们知道“司南”是什么意思,也能大致猜出来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什么了。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看着那些后世之人的弹幕,眼睛一亮。自从那次视频之后他就彻底重视起了“下西洋”的进程,但是上次郑和离开之后并没有太大收获,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急不得,原本历史上也是六次才有收获的。
但是现在看到这个“指南针”朱棣就意识到这东西对于海上航行的重要性了,急忙命人记录下来。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出了“司南”,用司南确定准确的时间。
北宋时期,创造了人工磁铁。有术士模仿司南的原理和特性,在印有方向的底盘上安装由磁铁打磨而成的钢针,并使磁钢针的尖端为南方,末端为北方,这种仪器被称作“罗盘”。
即罗盘是司南的升级版,现代指南针也是由罗盘简化改造而来。
明清时期,明后期、清初时期,西方改造后的旱罗盘传入我国,出现了中西合璧式旱罗盘。
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船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指南针应用在航海上,是全天候的导航工具,弥补了天文导航、地文导航之不足,开创了航海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