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在郊区,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半载不回来,于是,家里就奶奶、我一只黑猫、一只花母鸡。奶奶不像别的老太太那样啰啰嗦嗦,她总是安安静静地做事,做事情的节奏都平和地没有一点起伏。就连那只据说只是比我小了三岁的黑猫,如果它不在门口晒太阳,或者它躲在了某个角落,你就根本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家里唯一有点声音的就是那只秃了尾巴得花母鸡,每次下完蛋,总是咯咯哒的叫几声,然而这点声音仿佛更衬托出这个郊区小院的寂静。
在这样一个寂静的,连邻居都相距甚远的小院长大的我,似乎不知道小院之外的世界,也不想知道外面的世界,似乎,一生下来,我就与孤独融为一体。
上了大学,总算是走出了小院,但是,孤独的个性,让我拒绝融入那个繁华陆离的世界,我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从生活到心灵。大学生活一直是我所向往的,但是唯一不如愿的就是宿舍的集体生活,我讨厌那种八个人拥挤地生活在一个房间的生活,但是,我的经济能力又不允许我独自租房,我能做的就是用一幕布帘把自己的床严严实实地围起来,围成一个只有我自己的小天地。没有课的日子,我就躲进我的小天地,要么看书,要么一个人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只有自己能看得懂的文字和图画。
小时候渴望交流,渴望有个人与我说话,但是没有人。于是,与人交流的欲望慢慢被压制,直至消失。
室友们给我一个词的评价:孤僻。
我说我享受孤独。话虽如此,但是,只有我知道,我选择封闭自己,其实是骨子里的紧张和害怕,害怕与人交流时,我跟不上话题,跟不上节奏,害怕被人嘲笑,被人看出我的软肋,于是,我只有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时候才会觉得安心自在,不会受到任何恶意的或者善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