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外表来看,这枚弹头不过是一枚普通的37毫米高炮炮弹的弹头,黄橙橙的弹头在飞出炮膛的过程中,被膛线压迫,留下了几条长长的划痕,同时炮弹还在旋转,无比的普通。
但是,如果要是有一双透视眼的话,就可以看到它的内部,此时无比精巧的电路正在运转着。
炮弹的弹头引信处,一个小型的天线正在工作着,通过内部的振**电路,这个天线不断地向外发射高频电磁波,此时,它已经接近了目标,接收到了反射的回波,由于相对运动带来的多普勒效应,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变大了,这个接收的信号和发射出去的信号对比,产生的频率差被内部的带通滤波器过滤出来,然后是信号放大、检波,输入到那个微小的芯片中去。
它就是在高炮炮弹中引领时代变革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这种炮弹,是在二战中发明出来的,美国人把它当做法宝,用来对付鬼子的自杀飞机,效果刚刚的,英国人也用它来对付德国的空中轰炸,英国能坚持下来,也有这种炮弹的功劳。
只是当时的电路使用的是电子管,内部的体积是相当的庞大的,所以,只有127毫米的高炮才能容纳它,小口径高炮无福享受,到了战争结束之后,各国都开始研究各种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了,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体积逐渐缩小,性能逐渐提升,到了芯片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不用说37毫米的高炮炮弹,哪怕是连20毫米的炮弹也可以塞进去。
既然叫做近炸引信,那么,它自然就是为了解决高炮炮弹何时爆炸的问题的!
前面发射的那些炮弹,距离飞机太远,即使爆炸了也不可能威胁到飞机,所以就都放了空炮,而这枚炮弹就不同了,它内部的电路在高速工作着,兴奋地判断着越来越近的距离,开始做着最后的引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