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聊到这个份儿上,冉清不能再说甚么了。
如今天下的文人但凡开蒙进学的,无不是朱圣人的门生,只有梁叛这种完全由另外一种教育体系教出来的野路子,才敢直呼朱熹之名,才敢质疑朱圣人的权威。
冉清虽然本身同吕致远一样,并不怎么推崇八股,但是对朱圣人还是不敢有丝毫不敬的。
她甚至觉得,教给梁叛这番见解的人,若不是用心险恶,至少也存心戏弄——她还是把梁叛当成了那种“借题发挥”来讨好自己的浮浪之辈。
毕竟梁叛的履历在那——一个没进过学的捕快,就连最最认可其人的吕子达,也从未对这人的文章学识有过任何肯定之词。
当然梁叛也不想再继续深入这个话题了,因为他已经知晓了夫子和朱熹的答案,对这两个貌似相同的答案也有自己的判断:孔子的答案“不错”,朱熹的答案“不对”。
两人抛开了孔圣人和朱夫子的话题,在竹林中走了一会儿,便聊起吕致远的诗集子。
冉清本不打算同这个“借题发挥”的假文士谈甚么诗词——连“四书”都没读过的人,哪里谈得上诗词?
但是她不得不谈,因为她在《秦淮子集》中发现了自己写给吕子达的信,还带着血迹,以及诗集最后一页上那首新写上去的诗:
我以此身为斫斧,欲斩荆棘开新途。
或作星火点星河,誓把山川改颜色。
她想问一问,这诗是谁写的,还有信上的血迹……
她她以为是子达临死前将这封信带在了身上,害怕那是吕子达的血。
为此她已经两夜未曾安眠了。
“那是小铁的血。”梁叛道,“你这封信来得晚了,吕先生并没有收到。”
接着他便将小铁拿到信之后,在西城被人打伤的事说了。
冉清稍稍松了口气,可又有些难过,为了查吕子达的案子,梁叛的一个手下不幸死了,还有一个身受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