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司马迁的文笔有如刀锋一般锐利明快。在冷兵器时代,马几乎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金戈铁马”向来就是军队的代名词,这中间,“铁马”与手执“金戈”的士兵平起平坐,老实不客气地占了一半的分量。但一种宿命般的尴尬始终追随着中原王朝的前世今生,那就是马匹的匮乏。由于地理及气候原因,优质马匹多出自西北蕃部,因此,作为偏安江南的王朝,集马匹的采购、转输和管理于一体的马政,就成为南宋的一项不可须臾懈怠的国家工程。
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东京的大车都是用水牛骈拉的,这样的细节只是画家笔下的随意写实,却显现了繁华背后的无力和悲哀。南渡以后,官家别无选择地继承了这种无力和悲哀。由于陕西和陇右大部分地区的沦陷,西北边马的供应受到很大限制,骑兵一直是南宋军事体系的短板,也一直是官家挥之不去的心事。心事萦怀,有如梦魇一般,以至手下的大将有几次向他拍马屁都遭到了冷遇。绍兴元年秋天,大将刘光世以枯秸生穗为祥瑞上奏朝廷,被讥讽一顿,其中官家随口说出来的不乏牢骚之意的一番话,很能反映他对骑兵不足的忧虑:
帝曰:岁丰人不乏食,朝得贤辅佐,军有十万铁骑,乃可为瑞,此外不足信。
这话说得不错,老百姓有饭吃,朝中有贤能的大臣辅佐,军队有十万精锐的骑兵,这才是真正的祥瑞,那个什么“枯秸生穗”算个什么鸟?建设一支精锐的骑兵,这些年一直让官家耿耿于怀啊!到了绍兴九年,韩世忠又来拍马屁,这次是名副其实的拍“马”,他知道官家喜欢马,就投其所好,千挑万拣选了一匹好马进献,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好马要留在军中效力。官家还借题发挥,向大臣们宣讲了一番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