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40.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字体:16+-

答:有“调”无“研”,指的是文章只罗列了情况和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有一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文章,通篇谈的是面上的情况,包括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典型案例和作案特点等,这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揭示本质,没有提出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有“调”无“研”,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合格的调研文章。不过出现这种现象的只是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只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创意,这些都是无“研”的表现。

这里就涉及“研”的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这一“经典”大家都熟悉,关键是怎么去运用。结合调研实践,我谈谈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它通常被事物的外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看似玄妙,其实也并不玄妙: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要局限于观察表象,不要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文章时,是不是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可以。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里边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种作怪的东西原来是部门利益,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这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了。这是一层意思,即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它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仍以上面这个例子来分析: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的正常的行政执法,或者虽然没有上级文件,但纯粹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的目的,而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简直不应批评而应给予表扬了,但你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某项收费虽然有上级文件,但该文件有没有过时?明令规定的收费项目中,存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况?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一深入下去,“马脚”就露出来了。而如果片面听信某些解释,那就可能被假象所惑、所骗,继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变成“三乱”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