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文风怎么了?
多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力戒形式主义,努力改进文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无论在机关还是基层,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媒体上,对机关文风的议论、批评仍然不少,有的还很尖锐。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所批评的那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多少年过去了,这种八股风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一些同志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既败坏文风,又影响机关形象。
那么,机关文风为何积弊难除呢?这是因为,文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政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文风就有什么样的政风,有什么样的政风也就有什么样的文风。人们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个机关的文风虚浮不实,夸夸其谈,不触及或者很少触及实际问题,那里的工作肯定也是说得多、做得少,虚的多、实的少;哪个地方文山会海成灾,形式主义泛滥,那里的干部肯定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干实事、抓大事,工作也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哪个单位热衷于编信息、写汇报、抢报纸“头条”反映工作经验和“大好形势”,那个单位的头儿肯定眼睛看上不看下,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哪个部门出来的材料总是照搬照抄,拘谨刻板,毫无生气,那个部门的领导肯定是谨小慎微,四平八稳,工作也会缺少创新,因循守旧。反过来讲,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实际工作、领导作风存在上述问题,也必然在文风上得到反映。文风虽然体现在文件、讲话、调研报告等各种文稿上,但因为它们所记载、表达的是各项决策部署、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等,所以它们所反映的实际上是领导者和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理想追求、工作风格,乃至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得当、作风是否务实等等方面,正所谓文如其政、政如其文是也。也就是说,文稿作为政治的工具,文风作为政治的反映,很多时候其实它就是政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