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剧趣谈

未来的京剧

字体:16+-

在中国戏曲的大家庭中,京剧自其诞生之日,就以“家长”的面貌出现。这种日子已经维持了一百四五十年。作为“家长”,最初它还是很和气、很随便的,它曾经在同一个舞台上,让河北梆子与自己同时存在,当时人们称呼这种演出方法叫做“两下锅”。后来,它就慢慢变了脾气,对于其他弱小的剧种,开始摆起“家长”的架子来。可是,当京剧正在摆架子的时候,有许多年轻的剧种迅速成长了。先是在本地扎根,然后又一步步向外边扩张地盘。于是,在珠江和长江流域,在东北的黑山白水之间,许多地方戏成了当地的主要剧种。而京剧的地盘只剩下华北一带和上海等少数几个大中城市。今天,除了京津仍然盛行京剧之外,其他地区的京剧团大多岌岌可危,有的甚至不得不解散了。

京剧在它的大本营北京,萧条的情况特别明显。虽然正式在编的京剧团有16个之多,但每天晚上上演京剧的剧场,一般也只有三四个,而且上座率一般也就在四五成左右。这可怎么办?另一方面,在北京自发形成的票房却比比皆是,据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人统计,至少有三四十个之多。如果同时活动起来,总人数可在万人以上。但是奇怪得很,这么多热衷于京剧的票友却很少进剧场,他们在露天的简陋活动场所中自得其乐,他们也很注意师承,那就是从以往的唱片中追寻某种“韵味”。

这种矛盾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并且应该从思索中找出应对的办法。最近这几年在“振兴京剧”的口号下,人们已经采取了若干措施,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使得京剧在我国未来的现代化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也为了让京剧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交流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京剧的当务之急就是应该抓紧理论研究,从学术上为京剧定性、并且找准京剧应该承担的任务。如果这一项工作做好了,那么京剧演出的实践就会兴旺起来,京剧就会对时代、对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