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个“信远斋”,位置在宣武门外的琉璃厂,专卖的东西有两样,一是红果蜜饯,二就是酸梅汤。后者是专在夏天卖的,这汤怎么酸甜适口就不说了,咱专说它怎么卖。当年是用一个宫里用过的大瓷缸,上边有很漂亮很细致的花纹。擦干净之后,把做得的酸梅汤倒进去。然后四围用冰镇上,得镇一天以上,让它凉透了。单说卖汤的这位小伙计,人长得精神不说,还得一身短打扮。手里一根用竹筒做的提子,顾客要时就用它舀。顾客进门,伙计得先搭话:“这位爷,您来碗尝尝!”一边说着,同时就用这提子去舀。那动作是有程式的,得干净利落,得让进门的梅兰芳、尚小云们看了舒坦。等满碗的酸梅汤递给顾客之后,掌柜的似乎就应该“出台”啦——真是名伶来了,不妨问人家近来正在排什么戏。要是老资格的文化人来了,就不妨问近来读什么书……
昔日喝过“信远斋”酸梅汤的人,总不会忘记那一“舀”。“舀”位于高处,是远景,那伙计一碗接一碗给顾客盛着。掌柜位于水平线上,是近景,和四面的客人周旋着。远景“加”近景,合成为一幅伸缩有致的文化景观。
“信远斋”早就搬出了琉璃厂,但生产的酸梅汤依旧在各处的食品店代销。通常是盛在圆形的玻璃缸子里,服务员穿什么的都有,面对顾客是干巴巴的一声:“多少?”顾客态度也差不多:“半斤吧。”服务员手中使什么的都有,很干脆的:“给!”顾客交钱,拿东西,走人,一整个过程也就完结。明明还是“信远斋”的东西,论质量比当年一点不差,但从顾客心里去感受,酸梅汤明显变了味儿。我想,作为老字号的东西,在卖的方式上还应讲究那一“舀”——只要坚持的时间一长,它潜在的影响就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