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封 书正宪扇
——嘉靖四年(1525)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象[1]之不仁,丹朱[2]之不肖,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做个极恶大罪的人,更无解救得处。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故为子而谦,斯能孝;为弟而谦,斯能弟;为臣而谦,斯能忠。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诚处,便是“允恭克让”[3]“温恭允塞”[4]也。汝曹勉之敬之,其毋若伯鲁之简[5]哉!
释读:温恭除傲 谦到至诚
这封家书是王阳明给儿子正宪写的一个扇面,主题是“除傲”,放到今天,这段文字依然可以作为警世恒言,可让我们拿来长久地反观自己,提醒自己,真切落实阳明先生关于“除傲”的教诲,便可少走一些弯路。家书开篇王阳明斩钉截铁地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是一大病,王阳明甚至觉得它是众恶之源。王阳明自己也常被人指责狂傲,他也自知有此习气,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自己和学生:必须“除却轻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轻傲是狂的末路,是狂的堕落形态。狂,志存古道,是有理想的英雄主义。傲则是变态自尊,妄自尊大,蔑视人本身。用王阳明自己的话则是“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邹守益自我总结获贬谪“只缘轻傲二字”,王阳明鼓励他说:“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轻傲、自是在心理学上叫自恋,是不顾条件的自我欣赏。其实,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是所有人的共性,因为这种性格自我封闭,不能与其他人正确地交流,一味顾影自怜,哪还有心思从环境学习、从别人身上学习?在今天互联网和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人越来越自说自话,在“傲”的基础上,又大力发展出了“指责性思维”。在网络虚拟的评价空间里,人人有理、人人谩骂、人人自以为是,背后都是个“傲”。而自媒体的实时交互,让“傲”有了更多的发散渠道,搭配着大数据的信息分发方式,“傲”气便成了集群。本就是人类的痼疾的“傲”,在今天有了新的温床和土壤,那些病入膏肓的人,谁能听得进去别人任何的意见呢?一味在朋友圈显摆自己,被自己的虚荣心步步活埋着。